寒假作业-2


一味地坚持,或许只是在原地绕圈。

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《10000小时理论》,其中说明了在利用恰当的方法作为引导的情况下,在一个类型的东西上花的时间越多,在这方面所做的成就更高。当然注意我们的前提,在“恰当的方式”下。

所谓“事实上,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,依旧平凡无奇。”这边的同一件事很明显是单个事件的简单重复,这边的矛盾只不过是一个易于理解的文字游戏。

在《10000小时理论》中,所谓花的时间,即在刻意的训练上花费的时间。故,“成功”,或是“创造奇迹”所需要的10年,20年,是花费在刻意训练上的时间。

刻意训练的目标,就是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,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。仅仅依靠喜欢和爱好,在枯燥的训练后很可能被耗尽。且其中的过程是十分痛苦的,他迫使你一直处于认知阶段,在这个阶段,你得不停的关注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训练效果,而无法进入无意识的阶段。这可以说是磨练。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,可能很难坚持下去。

而我们人呢,就像面对着大山和小土坡挡路我们都会去选择小土坡那样,大家都可以说是“认知吝啬者”。我们倾向于依靠经验和个人直觉做出判断,从而避开费神费脑的分析系统,减轻认知负担。

而这以上,都是认知方面的训练相关。当然,我们传统意味上的,“实际行动”的训练,作为最“简单粗暴”的方法,能使很多人从零基础达到一定的水平,但远不及专家。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,所追求的并非某个领域成为专家,而是了解某个领域,小有名气,这种简单粗暴,坚持行动的训练就如现在一般被奉为百试不爽的方法。如同“题海战术”和每日机械性的训练。在大批量数据的证明下,不能否认题海战术对于成绩有提高作用。

最后,也是不得不提的,天赋。就如同前文所提,简单粗暴的训练的确能够是很多人达到一定的水平,然而并不持久,其拥有一个瓶颈,需要的或是进阶的指点,或是与生俱来的天赋。在某个领域成为顶尖,无疑缺少的为后者。

所以,对于大众的我们来说,我们若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,立刻行动,无可厚非。


评论

© ElaineWu | Powered by LOFTER